<和祢讀書會> 每個孩子都是神學家 第四章
作者之一的路恩哲在第二章提了一個概念—我相信這是老生常談— 青少年事工是神的事工,而青少年牧者必須積極參與在其中。 應該是說,牧者應該抑制衝動,往後退一步,觀看神是怎麼進行的。
如我今天聽一名長輩說的:「(神的意思是)你走出去,跟我同工, 看我做什麼。」
這不是什麼多新的概念,甫信主我就聽過, 可是過了五年仍不懂的是,如果看不見神,又怎麼看見神如何做? 既然事工代表著實做。
第四章以使徒行傳中,保羅和西拉在腓立比的故事, 來提醒牧者怎麼去幫助青少年在基督裡尋見真實的定位。 如果我們都同意,唯有接受救恩,成為新人, 才能有正確的身份認同的話(我是誰?我為什麼存在?)。
所以,怎麼觀察神的事工呢?怎麼讀經是十分重要的,從讀經開始。
作者在本章開頭其實提到,青少年牧者必須「轉向」: 關注與青少年一同做神學反思,更甚於寫活動教案和吃喝(說真的, 零食還是得準備啦)。尤其,牧者要以「救恩論」 作為處境化的起頭。(趕快把那一本系統神學挖出來複習吧...)
我反省那致命傷:不斷以食物、遊戲、學樂器吸引青少年來和留下, 然後盼望他們不要離開(或是要求他們順從教會規定就好, 不要問問題),將來他們大了,就能體會並接受救恩。
作者稱之為「明日的教會」。而真正的關鍵在於,神是他們的牧者, 祂絕不會迴避與青少年談論神學。可是我會。
第四章還有別的心得,等以後再寫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