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8月6日 星期日

每個孩子都是神學家之一

        開始讀「每個孩子都是神學家」此書後,就更希望能舉辦讀書當然只能想想,或許將來某天能夠實現。

        我想,第一件事,就是要定義什麼是神學家?在第二章,作者路恩哲寫了這句話:「神已委身要成為受造世界的牧者,而神學就是要思考闡明神的事工。」以及「神學就是對於神的行動做出反思。」那麼,「神學家」就是專門在「反思」的人們吧?以這樣的定義來看,真的,任何跟隨基督的門徒都能是神學家,其實從我們任何一個人第一次踏進教的那一刻起,從遇到招待、聽到敬拜詩歌、牧師講道,到下次還要不要再來,就已經開始在反思了(這句話忘記是在哪裡看到的)。

        諸如,牧師的道講得合理嗎?我聽得懂嗎?一定要參加主日崇拜嗎?如果不來要請假嗎?奉獻袋傳到眼前我應該奉獻多少?出了教我有什麼改變嗎?

        其實我覺得,願意的話,還能再提出另外50條問題;並且願意的話,每個問題都有標準答案。可是,如果我們繼續無條件的接納標準答案,而不去問答案背後的聖經經文、動機的歷史演變(透過閱讀、與人討論,甚至在禱告中跟上帝「叫板」),更加失去與神更加親近的機青少年只能靠想像與神同在嗎?

        所以還有一個重要的問題要問,「真的有標準答案嗎?」

        一個朋友在小吃店獨自吃著午餐,突然有個神經病衝過來抓著他的頭髮,狠狠打了幾拳!後來他全身發顫、泣不成聲的跟幾個朋友轉述。如果你是朋友之一,他問你:「為什麼上帝讓我被打?」你怎麼回答?

        新聞報導了一起重大車禍,肇事者酒駕導致5人死亡,其中一名死者生前是公認的大好人,對朋友有義、對家人有情、對社有愛,他的離開在他的生活圈中是極大的損失;而肇事者毫髮無傷。有人問你上帝的旨意是什麼,你怎麼回答?

        當菲律賓總統杜特蒂質疑:「當18個月大的女嬰被人姦殺時,究竟上帝在哪?」你怎麼回答?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