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閱讀一本書?提到良好的閱讀基礎在於「主動的閱讀」
;所謂「主動的閱讀」,也就是能提出問題來。寫出你正在讀的書的作者,並無法立刻回答,也無法為自己辯護他在某章節闡述的觀點。也許在書中的某段有,也許在另一本他寫的書裡有,也許讀者必須另找資料回答自己,在在需要讀者的主動……重要的是,若一本好書帶動了讀者思考,使讀者心智有了成長,這就是一本好書給讀者的幫助。
在「如何閱讀哲學書」一章裡,作者提出了一個他自己也無法回答的疑問:「不知是什麼原因,成人便失去了孩提時代原本就有的好奇心。」他寫著:「成人並沒有失去好奇心……他們的好奇心轉化成『只問一些(實用的)資訊』而已。」而作者這樣形容那類富有智慧的疑問:「但我們要提醒你一件很重要的事:就是偉大的哲學家所提出來的深刻問題,正是孩子們所提出的問題。」
然後,讀者藉由讀哲學類書籍,學習那孩子氣的提問,回答-則需成熟而睿智。
主動提問、思考,不只讀哲學書籍要用到,其實每一本書、每一篇文章、每一份廣告文宣,從讀到第一個字開始,讀者就要開始判斷了。而第一個要問的問題是:這一份文字(書、新聞、網路文章等),值得我用什麼態度去讀呢?
本篇文章也是如此。需要受到任何讀者的挑戰:標題足夠吸引你繼續看文章內容嗎?如果有,筆者有挑起你對「主動閱讀」的興趣,甚至讓你想試試看嗎?好書的定義是什麼呢?文章的附圖能夠輔助了解文字敘述嗎?
或者是,對於那些本來就認識筆者的讀者來說,看完本篇文章,筆者在各位讀者的印象有加分到嗎?還是減分呢?(因原文發佈在臉書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