會講故事的人有一種魅力。
大家都同意吧?當一群人聚在一起,其中一個講了一個別人沒聽過、也沒類似經驗的故事...哇,當他一開始講,彷彿眾人掉進漩渦裡面,不願出來也不想出來;接著,讓心情跟著故事的情節高低起伏。聽故事的人突然之間不存在這個世界,不在這個眾人聚著的時空,他不知不覺進入了陌生但充滿魅力的場景,極想要成為之中的一個決定性的角色。然而,無論他想做任何努力,他終究只是一個旁觀者。他無法決定故事的走向,他只能選擇聽,或是不聽。
有句老話說:「世界之大,無奇不有。」自從我長大到能夠認字,而且能看漫畫,一部自怪盜亞森羅蘋的推理小說改編的漫畫集,開啟了我對這個世界的好奇。至今,亞森羅蘋站在潛水艇上的畫面,一直存在我的腦海裡。那個時候,屬於我的書架上,擺了一大堆童話故事、歷史故事、數理故事等等,我認得比同年齡的小孩多字,只是為了看更多的故事書。說來也好笑,即使我對世界之妙充滿好奇心,卻從沒有想去旅行;我寧願看書。換句話說,我幾乎沒有行動力......我任由自己進到書裡談一場戀愛、參與一場血腥變態的屠殺、主宰一項全球性的商業策畫,或是到一家猶太人在紐約開的雜貨店打工,卻不是很想讓自己的生活更精采一點。
像我這種人或許就叫做「書呆子」。所以,現在我所分享的這本書「不是胡說八道的山野怪談」,完全符合我最看重的重點。一,故事情節夠怪夠奇,讀之可能會將我的思想翻轉;二,用不著出門冒險,只要讀書就好。作者李嘉亮,以前我並沒有聽過,但在網路上搜尋有關「釣魚」的領域,作者顯然是達人中的達人。
是這樣的,買書之前,看過自序與目錄,我以為作者大概就是登山溪釣、露營的經歷很豐富,如果聽他講一定很棒,可是文筆應該普普;出書,不過就是故事性取勝罷了。更何況,在作者的自序也寫明了,他在國中開始就熱愛釣魚,行程由當天往返,發展到多天期的露營釣魚。高中更是走火入魔,請長假、翹課都是家常便飯。換句話說,他不愛讀書愛釣魚,所以,不愛讀書的人寫書,大概比藝人寫書還通順一點點這樣吧?
幸好我只想知道有何怪談--自從讀過京極夏彥的書之後,「怪談」就在心裡生了根--於是有了心理準備,文字方面就得過且過吧。開始讀第一篇故事之後(本書是由不同的單一故事之集合),才知道作者敘述事件有條有理,讀來清楚明白,氣氛的營造也很好,而且生動有趣,這簡直是太好看了!如果想知道一個不一樣的台灣,可以讀這本書;如果想看獵人的故事,能看這本書。在陽明山國家公園還不是「國家公園」的時候,獵人、釣客、大蛇發生過什麼故事呢?如今沉在翡翠水庫底下的棺材潭有大石斑可釣,而且釣客專用的「釣魚小屋」?嘉義東石外海的外傘頂洲,是各種魚群瘋狂大咬,完全沒被釣客操過的一級釣場?從樹林深處傳出來的恐怖鏈鋸聲,原來是大赤啄木所製造出來的?
一連串聞所未聞的台灣山林奇遇,一個個都在書中展露無遺。當然,這與日本的所謂「怪談」是扯不上邊的,然而,好故事不見得非得是怪談,是吧?身為一個由都市長大的小孩,能夠駕著機車來一趟中橫公路之旅就已覺得「冒險」過了,這種事情讓登百岳的人聽到那簡直是笑掉大牙;而登百岳對於如本書作者這種瘋狂溪釣客來說,根本就如跟團的觀光客與慣於自助旅行的背包客了。作者常被問到為什麼他有那麼多故事可以講?還比有同樣資歷的同好更多?他的答案是:「因為我們玩的既不典型又很多元化,於是發生許多不可掌控的因素...登頂者高呼三聲萬歲下山來,我下切溪谷,穿越前人未曾走過的荒山.....。」
這本書並不是「鬼故事」、「妖怪異錄」,作者自序的首兩行即破題:「你相信深山有鬼?這些故事的背後真的大有學問 。」如果有人也是好故事的追求者,可以來看看此書;若是想習得許多山野求生的觀念及技巧,也可來讀此書。那麼如果有人單純只是想從此過一個不平凡的人生,可是一天打電腦+滑手機超過八小時......建議你直接到總統府門口做至少五十下的伏地挺身,那你的一生就再也無法步入正軌了。因為搞不好會有人支持你選中華民國的立法委員喔!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