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1年6月7日 星期一

《福音作為悲劇、喜劇和童話》第一章〈真話實說〉的一小部分

HI,各位Podcast的聽友大家好!在第4擊的心得分享裡面呢,我暫時脫離一下司布真的故事齁。


不知道大家喜歡閱讀的話,是不是同一時間讀不同的書,而不是一本書先讀完,再讀下一本?我最近就是這樣,一次讀三到四本書,就是說這一、二個禮拜腦中同時有三到四個書本情節在發展。


這樣一本書不就要花更多時間才能看完嗎?


是沒錯啦!但有時候最美的愛情,就是沒有結果的愛情。哈哈哈~


我有次看圓神出版社的網站,裡面有一句話,講到「書啊,不會在意你一次劈腿好幾本,這是一種愛吧?」


這句話讓我覺得,一次同時看好幾本書,應該是喜歡閱讀的人的日常。


回到今天想分享的讀書心得,這本書《福音作為悲劇、喜劇和童話》是我在神學院中的一堂講道學課程,老師開出的建議書單。但我想可能是因為這本書是「建議」,而不是「必讀」,所以書我買了以後,就一直放在書櫃裡。


有時候自己待看的書單列了很多本書,不過也不可能按部就班的照著書單一本一本讀下去,可是更常發生的是,下定決心:「啊~賀啊啦!這次就讀這本啦!」


然後才終於可以把書單上的書消掉一本……


好啦,所以說《福音作為悲劇、喜劇和童話》就是這樣在買書之後的一年多才讀了!


那對於這本書,該怎麼形容呢?當然這是ㄧ本好書,啊我是要說,這本書我打開讀了大約20分鐘,就被一段敘述給觸動,掉了一些眼淚。


而且一遍讀完,立刻翻回到最前面再讀第二次。


真的,如果讀聖經也讀得那麼起勁有多好?


不過我另外有想法,不管讀什麼書,都是可以幫助自己更讀懂聖經。


嗯……作為一個大多數主日崇拜的時間,是坐在椅子上接收講台信息的聽眾而言,你有沒有想過你希望聽到台上講員講什麼呢?


是講員誇誇其談,成功鼓動了你去傳福音?或是你終於被說服,開始聯絡那些好久沒在教會看到的會友?


本書的作者提到,無論今天你是台上的講員,或是台下的聽眾,都是帶著各自的內在世界前來。你有你的重擔,可能你最近因為壓力大,為了暫時脫離現實世界,你開始每天都瀏覽好一陣子的色情網站。可是今天你穿戴整齊坐在位置上,給人的印象仍是那麼彬彬有禮。


有人關心起你最近那個壓力大的狀況?你也談了一些新的進展,心裡一些和自己的對話,最後你仍是強調自己還是倚靠神,相信祂有美意。


至於瀏覽色情網站?不,你一個字都不會說的。


我們對外公開的那一面—本書作者布赫納牧師說—那一面會思考有關福音的一些有意思的想法,也關注如何傳福音,可是內在的那一面,正在上演灰暗、絕望的悲劇。


悲劇的那一面,就是你我的內在,聽不進去福音,甚至抗拒福音。


如果從頭讀起,大概花5分鐘(嗎?),會讀到這段敘述,在書本的第14、15頁。也就在這裡,我的心大大的被觸動。


不久前我有次講道經驗。下週日要講道,週一在準備的時候,因為想起一些在服事上的挫折,碰了幾個軟釘子,心裡想要透過講道的機會「扳回一城」!這就是什麼?這就是常說的「講台當砲台」。


可是,另一方面我知道自己很容易鑽牛角尖的個性,很常發生就是別人根本沒有那個意思,我卻以為有,然後思緒翻騰。我又是沒辦法大方的把話說開的個性。


就在思考該怎麼把講台當砲台而且不要砲轟得太明顯,那個時候,我深感自己真是陰險小人啊,心裡怎麼有這麼多苦毒……


就這樣左思右想,那整個晚上我是痛苦不堪,而且睡也睡不著。


週二早上進辦公室,講章不得不擬定大綱了,不然負責領詩歌的同工沒辦法選詩歌,打開電腦開始工作。沒想到,前一晚糾結在心中的那個結啊,好像船過水無痕了,完全沒有影響我的講章。


當然,最後在台上講的,也完全沒有上個週一的任何陰影。


很難有人知道講員上台以前,克服了多厚重、黑暗的內在世界;另一方面,若非講員已經事先深刻的探索自我的內在,否則他在台上所講的,只是對著台下聽眾對外公開的那一面傳講。


傳福音重要嗎?重要。關懷會友重要嗎?重要。培養穩定靈修的習慣重要嗎?重要。


台下聽眾對外公開的那個自我,也都覺得這些重要,而且非常動聽。


問題是,真正需要神話語的大能的,需要聆聽福音的,是每個人內心那「空虛混沌」的淵面。這個內在世界,正上演著一齣無可避免的悲劇。


講到這邊,我要先暫停一下,因為我沒想到這本書的心得我才分享了第一章的一點點,就已經快2000字了,哈哈哈。


那麼這本書給我的其他領受,我再接下來的節目中一一分享吧!


最後還是要鼓勵各位聽友,去買書來讀吧!


閱讀這種狀態,是一種你無法避免書裡的文字對你的內在世界「講話」的狀態。閱讀的人不用對別人交代自己的內心,所以即使你被文字無情的揭露醜態,那也不過發生在你和書本的範圍中間。閱讀非常安全。


好的,今天這集Podcast就分享到這裡嘍,掰掰!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