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前書讀到三分之一,很多反省。即使作者是為福音而選擇保持單身的學者,在書中她也一再強調新約的基督徒,單身是更好的,可是書中仍是很清楚地說明基督徒若想進入婚姻的正確態度。我是呢,一邊隨著作者的文字讀下去,也一邊被檢討著自己的婚姻態度。
我呢,是成為基督徒之後,才認真的去想什麼是婚姻。
沒有什麼好方法,可以加速一個單身的人遇到對的人,而且結婚。需要等待,也就是說需要時間。
「認真的」基督徒相信感情的主權在神,祂知道我的需要,知道我的個姓(比我還知道),我要做的,是禱告與等待。神會預備我。以男性來說,當我向神禱告想要結婚,神會將我一步步的塑造成更值得讓姊妹託付一生的男人。
時候到了,我的雷達也搜尋到了喜歡的姊妹,那就勇敢的去追。以結婚為前提的交往。
在兩個人交往以前,神給基督徒男性(一般稱弟兄)最重要的預備之一,就是女性也同樣是按著神的形象所造的,與男性一樣尊貴、美好,即使被賦予的天職不同,彼此間卻非主從關係,而是夥伴——相互幫助的關係。
既然如此,一個人就絕沒有真正要求另一個人的權利,你的愛並不能讓你掌控某個人的人生,也不會讓你以言語貶低對手變得正當(頁146)。換句話說,你必須尊重對方的選擇,這是他的自由,這也是神賦予給人的自由意志。
於是(還是改回第一人稱),面對我的示愛,她有完整的自由可以選擇要不要接受,我也必須尊重她的界線。這是非常重要的,這決定了我足不足夠敬虔,能夠不以我的慾望去拒絕神的創造。
問題在於,我決定尊重她的不接受,即使非常非常難過,可是這時我卻發現,我對她的喜歡收不回來。她的一舉一動,甚至不聞不問,都牽引著我一整天的情緒。是不是該多做點什麼,她會再次喜歡我?不行,我要放下,不然恐怕會更傷心。
正寫文章的我,正陷進單戀的泥沼中,每時每刻面對兩股力量的拉扯,每個早上睡醒就必須花很多努力去「漠視」這份拉扯、對她的思念,然後命令自己成熟地接受事實,起床,做該做的事。
幸好,有部落格可寫,沒有誰認識我。
「當我們陷入一個令人鬱鬱寡歡的戀愛泥沼時,可能會發現自己左思右想不知該怎麼做。我們可能會禱告祈求指引,期望狀況得以顯明該採取什麼行動,但有時這並不是正確的做法。」(頁144)
長時間的禱告尋求天上的力量,以期能解脫這種痛苦,或是終於放下,卻總是無濟於事⋯⋯這種煎熬,就是單戀造成的。不知何時方了的我,看到上述的文字猶如看見希望,急著再看下去:
「我們應該更多思考自己應該要成為什麼樣的人,而不是花費那麼多心思在自己該做些什麼,這一點在一個讓人無能為力的情況中,尤其真確。」
廣闊的網路世界中,將會有誰看到這篇文章呢?若你也正掉進單戀的苦痛之中,真希望你早日脫離。
「你愛上一個不愛你的人,沒有什麼是你能做的。某個人愛你,你卻不愛他,同樣是讓人無能為力的事。」
這是你的心情嗎?至少這是我的心情。
好,面對單戀的第一課:承認自己無能為力。然後什麼都別再做了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