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2016年8月3日 星期三
2016年5月18日 星期三
眾神的山嶺
過了幾天.....
真的把這本厚厚的書看完了,全書最後的高潮是所謂:「冬季無氧單獨登頂西南壁」,就是登上聖母峰。作者在描寫海拔六千公尺以上的部份,都是男主角內心的思緒-因為極度缺氧引發的高山症所產生的幻覺。還有暴風雪和落石的死亡威脅、男主角有很多幻聽的狀況等等。
因為失眠,就起床把書看完了。
「你們看那天上的飛鳥,也不種、也不收、也不積蓄在倉裡,你們的天父尚且養活他;你們不比飛鳥貴重得多嗎?你們那一個能用思慮,使壽數多加一刻呢? 」
睡不著的時候,我默背這段經文。可是就跟登山者一樣,某些時刻,明知道不要再憂慮了,可是,若不撐過那種處境,念頭仍舊雜亂的冒出來。有人自嘲:「既然我不是麻雀,我就非得憂慮不可。」當然,登山者在與山奮鬥,其實更多的視與自己的心靈奮戰,我將自己生活的壓力比作登山者,是有點不倫不類了。
因為失眠,就起床把書看完了。
「你們看那天上的飛鳥,也不種、也不收、也不積蓄在倉裡,你們的天父尚且養活他;你們不比飛鳥貴重得多嗎?你們那一個能用思慮,使壽數多加一刻呢? 」
睡不著的時候,我默背這段經文。可是就跟登山者一樣,某些時刻,明知道不要再憂慮了,可是,若不撐過那種處境,念頭仍舊雜亂的冒出來。有人自嘲:「既然我不是麻雀,我就非得憂慮不可。」當然,登山者在與山奮鬥,其實更多的視與自己的心靈奮戰,我將自己生活的壓力比作登山者,是有點不倫不類了。
2016年4月2日 星期六
紙牌的秘密--讓我坐過站的故事
這本小說,有兩條故事在其中同步進行。一個主線,小男孩(男主角)的爸爸在雜誌上看到逃家的太太,到雅典當了有名的模特兒,於是把小孩帶著,開著車從挪威到雅典。我很喜歡這種汽車旅行,尤其當他們走阿爾卑斯山脈,在一個小村莊過夜的場景…除了想像那種靜謐、冷冽的美景,也回憶起年輕時與朋友在南橫半夜看星星的感動、夜宿梨山所呼吸的冷空氣。感謝神,祂使台灣人有高山得探索、有大海可擁抱。
另外一條支線,就是從這個阿爾卑斯山裡的小村莊印發的;一個神秘的麵包師,一本寫滿奇幻冒險的小圓麵包書。書裡不僅說了個引人入勝的故事(它曾兩次讓我捷運坐過站),它其實也是這段汽車旅行的遙遠的預言。
我們為何存在?又從哪裡而來?就算不思考這兩個問題,生活還是得過下去,尤其這顯然窮盡一生的努力也得不出最完美的答案。我想作者是想藉由小圓麵包書的故事,告訴讀者,當我們去探究原因,可能會意外得出不得了的歷史寶藏,並且保持對這世界的好奇心,還有,對智慧的尊敬。
另外一條支線,就是從這個阿爾卑斯山裡的小村莊印發的;一個神秘的麵包師,一本寫滿奇幻冒險的小圓麵包書。書裡不僅說了個引人入勝的故事(它曾兩次讓我捷運坐過站),它其實也是這段汽車旅行的遙遠的預言。
我們為何存在?又從哪裡而來?就算不思考這兩個問題,生活還是得過下去,尤其這顯然窮盡一生的努力也得不出最完美的答案。我想作者是想藉由小圓麵包書的故事,告訴讀者,當我們去探究原因,可能會意外得出不得了的歷史寶藏,並且保持對這世界的好奇心,還有,對智慧的尊敬。
不過,宗教應該就是人類對於未知的事物所做出的解釋吧,在台灣,無論有沒有對於來源和原因有過深思,「拜拜」是那麼簡單、不用思考的動作。人死後藉由一連串儀式到底是因為靈魂能去到真正美好的地方,還是讓活著的人有個「我有做了什麼」的理由呢?
我是基督徒,接受聖經裡關於生死的解釋。可是我常覺得上帝給了基督徒,或說是有機會聽到祂話語的人一個最重要的權利,就是可以像神提出批判。也就是說,人可以不相信上帝那一套,能去挑戰上帝,而對一個基督徒來說,經過與上帝一番難分難解的角力後,看清楚了上帝的偉大最後俯伏在祂腳前,也許才是真實的信仰。
2016年1月20日 星期三
訂閱:
文章 (Atom)